找到相关内容135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时时反省调整心性

    办法往前走。  禅宗祖师说:“不死”,这个“”指的就是我们对世俗一分一丝一毫的贪恋。绝大部分的修行人,刚开始修行的时候都是立志于解脱生死的,可是修行的路途走久了以后,道业没有大的突破跟进展,生活...自觉、反省能力不够的问题。一个人如果能够时时反省  ,慢慢地到达的深处,就知道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,心性就能够慢慢地调整过来。  其实人都希望往好的方向走,哪一个人希望走错呢?对不对  ?问题就在于...

    惠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049174.html
  • 用功心得

    相符。禅堂里面用功很累很辛苦,功夫用了一段时间后就起来了。两个大敌人(一个昏沉,一个掉举也叫妄想)就趁虚而入。用功的衲子就会又累又困越来越感觉功夫没有味道,提不起来。这时候吃块饼喝杯茶,精神提起来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禅宗|心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13010321203.html
  • 翻身师子本分事

      出家求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,首先要割亲断爱、死却,然后要发大、立大愿,不得解脱誓不罢休,这样才能与道有点相应,才有翻身的可能,这也就是我们出家人的本分事。所以古人有《七笔勾》、《十不归》之谈。否则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不行本分事,不过是培培人天福报,瞎起哄一场而已,与翻身毫无交涉。   如何是自己的本分事呢?古人道:“诸人欲识命么?流泉是命,湛寂是身。千波竞起,是文殊境界。一亘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出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20440533979.html
  • 自信不及入禅难

    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禅无处不在,无处不可得入,因为禅本就是自性的妙用。所以关键是要念念歇却分别、驰求,当下便契入。否则总是不死,把希望寄托于师父,那么与禅转修转远,自然不得而入。   所以师父...要用便用。更莫迟疑。如今学者不得。病在甚处。病在不自信处。尔若自信不及。即便忙忙地。徇一切境转。被他万境回换。不得自由。尔若能歇得念念驰求。便与祖佛不别。   汝州首山念和尚云:诸上座。佛法无多子。...

    明一法师

    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0385434226.html
  • 印心宗心中心法初祖大愚阿阇黎略传

    师于力尽爬不动时,立誓除死方休,以身滚动前进,经此一番艰苦卓绝的奋斗,死尽,泯然深入大定,感普贤菩萨现身,为之灌顶,授以心中心密法。并谓《大藏经》中原有此法,甚为善巧,可检而参学。师检之果然,乃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80859038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:无解作师戒

    香,口味而尝,身触。有,则不能出三界的生死,三界分欲界、色界、无界色,不欲,出欲界,不色,出色界,不无色,出离无色界,所以死尽,就能出离三界。我们到这个世界,六根不要六尘,...譬喻、本事、本生、方广、未曾有、论议,共成十二部。更应学大乘戒,戒德清净,即见佛性,然后从性起修。 未见佛性前,只是以妄想修行,因妄果亦妄,妄是人天果报,从佛性修行,因实果亦实,因实就是菩萨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3154191430.html
  • 保任此绝不相赚

      耕云先生讲述   一九八四年春节于台北   知之真切处就是行   真理是原本如此的、普遍存在的   修学佛法不可有、机心  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  学正法从行入比较稳妥可靠  ...不说宇宙是什么?所谓时间、空间也都不过是分别的产物,若果离分别,本心上原本没有这些东西。   修学佛法不可有、机心。   修学佛法在根本上要弄清楚‘解’、&lsquo...

    耕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5942880.html
  • “参究念佛”与“禅净双修”之辨

    一法,经文本无此意,不应人净业门。今两路相征,若参此不悟,亦不失往生,此为参门留一退步,正堕;若此疑不破,便不得生,此为念门启一疑情,却成异说。智彻、慈照、天奇、毒峰诸师,皆主此谁字,若只相似而已...应能往生净土,此正堕禅宗所说。智旭答云:  因念佛人不见佛性,不死,故以此语昭告之,令直下相应。即以一念中圆见三身,圆净四土,阶理一心,此一门深入一心不乱之前茅也。后人闻此诚言,无论悟与不悟,...

    龚晓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1365565.html
  • 保任此绝不相赚

    也都不过是分别的产物,若果离分别,本心上原本没有这些东西。   修学佛法不可有、机心。   修学佛法在根本上要弄清楚“解”、“行”的关系,要肯决自己修行的方向,是从“理”入?抑是从“行”入?而且要死掉。什么叫?以恶小而为之,自我原谅,还说是小事、不要紧……。   孟子说:有个人每天邻家一只鸡,有人劝他说这不是一件好事,他说好吧,我今年照,明年再停止……这就是。你认为不对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|安祥禅|禅宗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5/1750139523.html
  • 放下念处,在实相上去用功

    习气如油入面,牢不可破,苟折情不痛,未易调伏也。”因为不死,所以情念若同佛念,早就成佛多时。没有病痛,懈怠的习性惯了,是提不起更精进的来面对无常。   在闭关当中,师父未来开示前,一坐下来用功...不容易现前,那就必须要发长远来修福德,广积资粮。另一方面,昏沉太多时,可能一来身体太疲倦,太衰弱了,二来四大不调身体有病,三来是业障。修行是调身、调心,牛车不走,当然是打牛不是打车,但是也要适时的来...

    释见洽/普贤精舍住持

    |禅宗|在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2314206904.html